“搭子”社交:可以没对象,必须有搭子

搭子社交,网络热词,新型社交方式。一般包括饭搭子、逛街搭子等。搭子是指因某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结合成的社交关系。搭子社交主打的就是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。
朋友是一种基于共同的兴趣、价值观和情感建立的亲密关系,通常涉及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长期的陪伴。朋友能够触及到你的情感和精神核心区域,参与塑造你的一部分生活,提供情绪价值和情绪反馈。而搭子则是一种以特定目的为导向的社交关系,通常基于共同的需求或兴趣,如一起健身、一起吃饭等。搭子的本质是对抗孤独和对情感的呼唤,各取所需,来去自由,没有额外的情感负担,以较低的情感投入换取精准的社交回报。‌
搭子的类型多种多样,开始逐渐不局限于生活方面,有一起外出拍美照的拍照搭子,有共同备战考研的考研搭子,还有口味相同的火锅搭子等等。
结识新搭子容易,但寻得一位好搭子却非易事。好搭子能够让你对一件事情产生无限热情,让你拥有舒适的亲密关系。然而,每个人对好搭子的期望和理解都是不同的。

网友1:良好的社交互动中,尊重彼此的兴趣边界是基本的。如果我们是基于共同的爱好而相识,我更倾向于话题保持在这个范畴内。我有过经历,与一位音乐搭子才相识不久,他就开始建议我必须学习某种乐器,这让我感到非常不适。

网友2:对于那些拥有独特或小众爱好的人来说,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搭子简直如同找到了宇宙中的星辰,彼此的光芒相互照耀。我坚信,共同的兴趣爱好是好搭子关系的基石。

网友3: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能够找到愿意长期陪伴的伙伴已是一种难得的幸福。我遇到过很多只追求短暂交流的网友,比如我曾和一个网友约定共同追求健康生活,然而不到两天,他就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。能够持久相伴的搭子,更显珍贵。

①精准陪伴马斯洛在需求理论中,将各种“生理需求”放在最下层,将“自我实现”放在最上层。挚友能帮助我们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,但不见得能陪我们吃饭遛娃上厕所;而搭子关系浅,谈不上多信任,却能帮助我们满足各种生理需求。比起伙伴,搭子更像是“工具人”:精准使用,哪里需要往哪儿搬。

② 更多愉悦

我们可以在网上随随便便“求搭子”,也可以随随便便结束搭子关系。比如离职了,饭搭子、工作搭子关系就结束了。就此从彼此的世界中消失,私下也不会有交集。因此,我们不用为对方的情绪和生活负责,不用给与对方太多,也不用替对方操什么心。图的就是两个字:开心。

③信息多元每一个“搭子”,都能带来一些碎片信息。工作搭子会告诉你,最近哪个甲方不好搞定;厕所搭子会告诉你,办公室八卦更新没有;饭搭子会告诉你,这段时间哪部剧特别火。各式各样的搭子,带来各式各样的信息,有助于我们扩展视野、多元全面地了解世界。综上所述:搭子,用过都说好。但是,如果你想跟搭子聊聊心里话、谈谈原生家庭、疗愈内心创伤、甚至借个钱……对不起,越界了,您的搭子已下线。

搭子这一关系是否仅仅代表快餐式的社交互动呢?答案并非单一。有的搭子,或许只是我们因共同兴趣而短暂交汇的过客,如同流星划过夜空,随着各自生活的繁忙,逐渐淡出彼此的视线。

然而,也存在另一种可能。在交流与分享中,我们发现了彼此的共鸣,话题逐渐扩展,从简单的兴趣爱好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最终演变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。搭子这一关系,拥有转化为深厚友谊的潜力,即便止步于此,也通常不会给双方带来过多的情感负累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搭子式的关系更像是一种“友谊的试金石”。它给予我们机会去接触、了解不同的个体,筛选出那些真正与我们心灵相通、值得深入交往的人。这种“试用期”的相处方式,对于构建健康、优质的社交关系,其益处是显而易见的。
因此,我们不必为自己只拥有众多的搭子而感到焦虑。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,总会有人与我们同行,成为我们真正的知己。而那种知心的情谊,将会带来一种更为深刻、独特的情感体验,远超过简单的搭子关系。

阅读剩余
THE END